品牌經營IG的3個成功前提和3個殘酷真相

--

品牌IG經營
IG行銷的成功前提和殘酷真相

隨著IG使用人數愈來愈多,幾乎品牌都想投入IG行銷,「既然要做,當然是要做品牌,也要做銷售廣告」。但事實是,即便有愈來愈多商業帳號出現在IG,消費者對於IG廣告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排斥,這也讓許多品牌主陷入兩難的窘境:「做品牌?可是其他人都在賣東西!」「貼銷售廣告文,消費者可能對品牌反感。」

如果兩者都能兼顧,那當然最好。怎麼做?答案必須回到品牌本身,也就是你是否擁有經營IG的3個成功前提。

3個經營IG的成功前提

先提醒,這只是「前提」,在這3個前提下經營品牌IG,不是絕對會成功,而是相較「沒有前提」的狀況之下,更容易達成行銷目的。

1.我經營品牌IG的主要目的是「增加好感度」

大家都知道IG一開始只是照片濾鏡APP,直到2015年開放商業帳號,全台也只有300萬用戶,其中以18–24歲占最多,透過IG追蹤明星、看穿搭、用圖片分享私人生活,一旦看到廣告或促銷訊息,就會反感退追蹤。

直到2021年,IG用戶已超過1,000萬,品牌想要和這群人建立連結,必須透過「不著痕跡的行銷」,也就是建立品牌好感度,讓年輕人認識或喜歡品牌,讓他們覺得「這個IG帳號不是一直在賣東西,而是像和我一起生活的朋友」。

IG使用者人數比例
2015年和2021年IG使用者占比圖

例如,2015年麥當勞投入品牌IG,因為年輕人是他們重要的消費族群(尤其是大學生),因此看準年輕人喜歡圖像化的特質,藉由強烈的視覺感,傳達「麥當勞和你一起創造生活趣味,一同享受歡樂」的氛圍,提高這群人對品牌的好感度。

2.我不介意追蹤我品牌IG的人,是不是目前的主力購買者

延續前面提到的,IG用戶的成長與年齡層變化,當初最早使用IG 、沒有太多消費力的18–24歲族群,如今已經慢慢變成具有消費力的25–34歲族群,而且是現在IG活躍使用者占比最高的一群人。

所以,這裡要傳達的重點是,就算追蹤品牌IG的人,不是目前的主力購買者,也沒有關係,因為他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潛在消費者;做品牌,眼光要放遠,培養有潛力的年輕族群,他們都可能成為未來的購買者。

3.IG銷售的商品單價不超過2,000元,且主要消費族是18–34歲的年輕人

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邏輯,「單價不超過2,000元」和「消費族群18–34歲」互為因果。

既然IG用戶以18–34歲為大宗,所以品牌做IG最主要接觸的對象,就會是這群人,也就是說,假設品牌的主要消費族群不是這群人,你等於有點浪費力氣再和「不對的人」(非目標消費者)溝通。

另外,根據我過去的經驗,平均單價不超過2,000元的商品,是最容易吸引IG用戶「直接購買下單」的金額範圍(看到廣告就直接下單買商品)。

3個經營IG殘酷真相

回到前面說的,品牌經營IG的成功與否,和品牌本身定位有很大的關係。有時候,不是你的品牌不夠好,也不是你的文案或照片不夠精美,而是「你的品牌本身不一定適合」。

1. 我的商品主力購買者在45歲以上,IG經營不是優先考量重點

超過45歲以上的IG活躍使用者,占比極低,你要接觸的人,出現在IG的機率很小。這有點像是,當你的目標消費者都是45歲以上的人,你卻在年輕人聚集的夜店或KTV門口賣東西,道理一樣。

2. 我(或我老闆)只在意IG的導購能力和廣告投資報酬率(ROAS)

「都投入廣告資源了,怎麼可能不在意導購成效?」這樣說也對,但這裡我要強調的是,從實際數據來看,投入同樣的行銷資源,相較FB,IG的導購成效和廣告投資報酬率相較低一些。

也就是說,當品牌只看IG導購的成效數據時,廣告投資報酬率不一定會比FB好,但如果把IG視為輔助/搭配的廣告宣傳之一,那麼會是比較好的選項,畢竟IG購物廣告在2020年才在台灣開放,消費者也需要一段時間習慣。

3. 我經營IG只想要有「很多的追蹤人數」

幾乎所有品牌在經營IG的時候,都非常看重「追蹤人數」。這無可厚非,必經追蹤人數代表品牌有多少人認識、有多少人認同。

但事實是,如果過度看重「追蹤人數」,甚至不擇手段要達到「追蹤人數」的目標(例如一年內100,000人追蹤),一定有方法可以達到,但可能會因此犧牲更重要的事,例如,長期建立起來的品牌好感度,或穩定的銷售業績。

以上的重點是,有沒有想清楚經營IG的目的,知道殘酷的真相,才不會投入了資源,但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。

若你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按下「拍手」給我支持並轉發給你的朋友圈。
歡迎合作、交流與演講邀約

--

--

肯尼談數位行銷
肯尼談數位行銷

Written by 肯尼談數位行銷

數位行銷陪跑教練,曾任跨國廣告集團數位行銷部長,擅長品牌數位行銷和策略規劃,同時也是台北一家特色咖啡廳的社群顧問,協助品牌解決數位營運和行銷問題。https://instagram.com/kennydigital2020/|演講經歷:Google、LINE、遠東集團、泰山、花王、屈臣氏等企業。

No responses yet